- 閱讀權(quán)限
- 200
- UID
- 52320
- 積分
- 3768
- 主題
- 333
- 帖子
- 3410
- 精華
- 6
- 經(jīng)驗
- 3768 點
- 金幣
- 22848 元
- 注冊時間
- 2012-7-2
TA的每日心情 | 死哪去了 2013-7-16 01:17 |
---|
簽到天數(shù): 22 天 [LV.4]偶爾看看III - 帖子
- 3410
- 精華
- 6
- 經(jīng)驗
- 3768 點
- 金幣
- 22848 元
- 注冊時間
- 2012-7-2
|
***蟲病(球蟲病)
【本病特點】我國淡水魚體內(nèi)寄生的***蟲有30余種,常見的有青魚***蟲、鯉魚***蟲等。青魚***蟲寄生在青魚的腸粘膜或膽管的上皮細胞內(nèi),少量感染時,癥狀不明 顯,嚴重寄生時,病魚鰓瓣蒼白,腹部膨大,腸道前段腸壁 上有許多白色小結(jié)節(jié),腸管的粗度是正常的2~3倍,白色結(jié)節(jié)是卵囊聚集而成的,嚴重時腸壁潰爛穿孔,魚體發(fā)黑, 失去食欲,游動緩慢。青魚***蟲病主要流行于江浙一 帶。對1、2齡青魚可造成嚴重損失,其繁殖水溫24~30%.4~ 7月是流行季節(jié)。其他淡水魚也可感染***蟲,但少有暴發(fā)流行,危害較小。
【防治方法】
①池塘進行輪養(yǎng)有預防作用。
②每100千克魚用100克硫黃粉或碘2.4克(或市售2%碘酊120毫升)制成顆粒藥餌投喂,連用4天,有一定治療作用。
③用硫黃粉拌豆餅喂魚,每50千克魚用藥50克或按干豆粉0.5千克加藥20克,每天1次,連喂4天。
粘孢子蟲病
【本病特點】為魚類最常見的一大類寄生蟲,我國報道有100余種:
(1)碘泡蟲病 由碘泡蟲屬一些種類寄生引起,我國已發(fā)現(xiàn)260余種。我國危害較大的種類有:①鰱碘泡蟲:主要寄生于鰱魚腦顱腔內(nèi).在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和感覺器官內(nèi)形成大小不一的白色胞囊,嚴重感染時,病魚極度虛弱,尾巴上翹,在水中狂游亂竄,又稱“瘋狂病”,最后完全失去感覺衰竭而死。全國各地都有流行,以江浙發(fā)生嚴重,秋季發(fā)病,對2齡鰱魚危害嚴重,可引起大批死亡.②餅形碘泡蟲:寄生于草魚魚種腸道內(nèi),形成許多白色小胞囊,數(shù)量多時,嚴重破壞腸道的消化和唆收功能,可造成大批魚苗死亡。病魚消瘦發(fā)黑,腹部略嘭大,鰓呈淡紅色,腸內(nèi)無食,有的魚體彎曲。全國都有發(fā)現(xiàn),以福建、廣東、廣西發(fā)生嚴重,主要危害5厘米以下草魚魚種,死亡率可達90%以上。
③鯽碘泡蟲:寄生于鯽魚背部肌肉內(nèi),引起瘤狀突起。嚴重時組織和肌肉潰爛,上海、江蘇、浙江一帶較為常見.8—9月是主要流行季節(jié),一般不引起大批死亡,但使魚失去商品價值。
④野鯉碘泡蟲:寄生于鯉魚、鯽魚、鯪魚的皮膚或鰓上,形成可見的灰白色點狀或瘤狀胞囊,隨著病情發(fā)展,胞囊越來越多,魚體失去平衡,影響正常的游動和攝食,最后消瘦死亡,長江流域和廣東、廣西都有發(fā)現(xiàn),主要危害1齡魚種。
⑤異形碘泡蟲:寄生于鰱魚、鳙魚魚苗和魚種的鰓絲或鰓小片之間,形成針頭大小的白色胞囊,嚴重感染時鰓絲紅腫,呈紫紅色,牯液增多,鰓蓋難以閉合,呼吸困難,魚體消瘦,當水中溶氧低時易引起死亡。長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區(qū)都有發(fā)生。
(2)四極蟲病 孢子有4個極囊,緊位于前端,腔寄生或組織寄生,寄生我國淡水魚類的有20余種。
鰱四極蟲寄生于鰱魚的膽囊和膽管內(nèi),影響對脂肪的吸收和消化,嚴重時引起病魚消瘦,體色發(fā)黑.眼圈出現(xiàn)點狀充血或眼球突出,鰭基部和腹部變?yōu)辄S色,肝淡黃色或蒼白色。膽囊極大,充滿黃色或黃褐色膽汁,有的稱“黃疸病”,嚦內(nèi)充滿黃色粘狀物,個別出現(xiàn)體腔積水。寄生蟲大量消耗寄主養(yǎng)分,對越冬后的鰱魚種,可造成嚴重死亡。流行于我國東北。
(3)單極蟲病單極蟲孢子一般較大,有1個極囊和1個嗜碘泡。我國已發(fā)現(xiàn)40余種。
鯪單極蟲:寄生在鯉魚和鯽魚的皮膚上,形成白色或蠟黃色肉眼可見的胞囊,有的使鱗片豎起,嚴重時可引起死亡。起水的病魚由于魚體與網(wǎng)具的摩擦引起出血,體表狀似大面積腐爛,失去商品價值。該病長江流域有發(fā)生,流行季節(jié)5~8月。我國發(fā)現(xiàn)引起危害的還有鯽單極蟲、吉陶單極蟲、鰍單極蟲等。
(4)兩極蟲病 兩極蟲孢子紡錘形,極囊2個,位于相對兩極,極絲細長,分布廣泛,寄主種類多。我國常見的有鯉兩極蟲、多態(tài)兩極蟲、鱧兩極蟲等,主要寄生在腎、膽囊、膀胱等器官,危害多種魚類,但極少引起死亡。
(5)粘體蟲病 粘體蟲屬孢子殼面扁圓形、卵形或橢圓形,前端極囊2個。我國發(fā)現(xiàn)的近60種,危害較大的有:
①變異粘體蟲:寄生鰱魚的各器官組織,主要在鰱魚的腹腔內(nèi),嚴重時病魚腹部明顯膨大,魚體變形,內(nèi)臟間充滿塊狀胞囊,腸、肝等粘連成團,內(nèi)臟萎縮,腹腔積水,失去平衡,腹部朝上,魚體發(fā)黑,體表少粘液,又稱“水膨病”.流行于廣東,可引起死亡。該寄生蟲在東北可引起性腺疾病。
②中華粘體蟲:主要寄生2齡以上鯉魚的腸內(nèi)外壁,形成許多乳白色芝麻狀胞囊,又稱“腸道白點病”,嚴重時影響鯉魚的生長發(fā)育,全國都有發(fā)生。
③腦粘體蟲:寄生在魚的頭骨和脊椎骨的軟骨組織內(nèi),破壞聽覺平衡器及交感神經(jīng),使魚做旋轉(zhuǎn)運動,尾部發(fā)黑,魚極度消瘦而死,又稱“黑尾病”、“暈眩瘸”。主要危害鮭科魚類。我國也有報道。
球孢蟲病
【本病特點】孢子球形,縫線較平直,殼上有條紋,極囊2個,無嗜碘泡。寄生我國淡水魚類的有10余種。
鰓絲球孢蟲:寄生在鳙魚、鯉魚、金魚、草魚、青魚的鰓或體表,在金魚體表形成像芝麻大小的白色點狀胞囊,但寄生鰓絲上的不形成胞囊,呈彌散性分布,還可侵襲肝、腎等器官,電不形成胞囊。鰓絲受蟲體隉襲,影響其呼吸功能,導致死亡。以南方各省區(qū)魚苗魚種飼養(yǎng)階段發(fā)病較普遍。
【防治方法】粘孢子蟲由于孢子有較強的抵抗能力,加之許多是體內(nèi)組織寄生,防治該類寄生蟲較為困難。
①用5毫克/升的磷酸氯喹浸浴,可殺滅粘孢子蟲的營養(yǎng)體,預防鰱碘泡蟲效果好。
②寄生腸道的粘孢子蟲可口服鹽酸環(huán)氯胍,每萬尾魚苗0.2~0.4克,治療3~4厘米的魚苗,每萬尾1.5~2克,連用7天,或每千克魚口服左旋咪唑4~8毫克或檳榔20~40克,連用20天。
③全池潑灑亞甲基藍,使池水濃度成1.5毫克/升,可治療單極蟲病。
④據(jù)報道.用丙硫瞇唑、吡喹酮等組成的滅孢藥物,有一定療效。
⑤多次全池潑灑敵百蟲晶體,使池水濃度為l毫克/升,發(fā)現(xiàn)病魚及時深埋處理。
膚子蟲病(單孢蟲病)
【本病特點】常見的有鱸膚孢蟲、廣東膚孢蟲,分別寄生在花鱸、青魚、鰱魚、鳙魚和斑鱧的鰓上,野鯉膚孢蟲寄生在鯉魚、青魚、草魚的的體表、全國都有發(fā)現(xiàn)。但前兩者危害不大,后者可引起魚種的嚴重死亡,流行期4—6月。癥狀為寄生部位形成肉眼可見的不同形狀胞囊,鱸膚孢蟲為灰白色香腸形:廣東膚孢蟲為帶形;野鯉膚孢蟲為線形。嚴重時組織充血、發(fā)炎、糜爛。皮膚、鰭條、眼眶、鰓上布滿胞囊,體表發(fā)黑,消瘦,甚至死亡。
【防活方法】日前無有效治療方法,加強預防。
微孢子蟲病
【本病特點】危害較大的種類有赫氏格留蟲和鰻匹里蟲,前者寄生于青魚、草魚、鰱魚、鳙魚、鯉魚、鯽魚、鳊魚、烏鱧等魚的腎、腸、鰓、皮膚、脂肪和生殖腺中.在寄生部位形成的白色胞囊,大小為2—3毫米,嚴重時可引起性腺發(fā)育不良,生長緩慢,我國各地都有發(fā)生。后者寄生于鰻鱺的肌肉中,病鰻軀干部凹凸不平,嚴重感染時,病魚消瘦、不攝食、游動緩慢以至死亡,尤其對幼鰻危害大,日本和我國都有流行。
【防治方法】同粘孢子蟲病。
小瓜蟲病(白點病)
【本病持點】是世界性流行廣泛的纖毛蟲魚病,由肉眼可見、卵圓行的大型原生動物小瓜蟲引起,寄生淡水魚上的為小瓜子蟲。當蟲體大量寄生魚皮膚和鰓組織時,魚體表、鰭條、鰓上布滿無數(shù)白色小點,表面覆蓋一層白色粘液,寄生處組織發(fā)炎壞死,蛀鰭;有時眼膜上也有小白點,造成瞎眼;寄生鰓上時,有出血現(xiàn)象,鰓呈暗紅色。病魚食欲減退,魚體消瘦,游動異常,并將身體與固體物摩擦,最后呼吸困難死亡。該病全國均有流行,對寄主無選擇性,尤以不流動小水體、高密度養(yǎng)殖的幼魚和觀賞魚為嚴重,常引起大批死亡。小瓜蟲繁殖適宜溫度為15—25%,流行于春秋季節(jié),借胞囊和幼蟲傳播,無需中間寄主。可寄生各年齡魚類,但主要危害魚種。鏡檢小白點,挑破其上白膜,可見蟲體。
【防治方法】
①用生石灰徹底清塘。
②全池潑灑石灰硫黃合劑3—5毫克/升加敵百蟲0.3毫克/升,連潑5天。
③全池潑灑亞甲基藍1~2毫克/升或福爾馬林15—30毫克/升,連潑3次。
④冰醋酸與過氧化氫(1:3)稀釋5 000~10 000倍,藥浴30~60分鐘。
⑤發(fā)病池每畝水深1米用辣椒粉210克、生姜干片100克,煎成25千克藥水全池潑灑,連用2天。
⑥觀賞魚可用硝酸亞汞治療,食用魚禁用。
⑦不能用硫酸銅或食鹽等治療,因為這些藥物不但不能滅小瓜蟲,反而能引起小瓜蟲形成胞囊進行大量繁殖,使魚的病情更加惡化。
車輪蟲病
【本病特點】由車輪蟲屬或小車輪蟲屬的一些種類寄生引起。寄生魚體表或鰓瓣上,少量寄生時,沒有明顯癥狀,嚴重感染時寄主分泌大量粘液,魚體_卜車輪蟲較密集的鰭、頭部、體表等部位出現(xiàn)一層白翳,在水中尤為明顯。下塘10天左右的魚苗被寄生時,魚群沿塘邊狂游,口腔充滿粘液,閉合困難,不攝食,呈“跑馬”癥狀。魚體消瘦發(fā)黑,呼吸困難,最后死亡。車輪蟲有時在鼻孔、膀胱、輸尿管等部位也有寄生。該病主要危害魚苗、魚種,嚴暈寄生時可引起大批死亡。我國各養(yǎng)魚區(qū)四季都有發(fā)生,4~7月較為流行,適宜繁殖水溫20—28℃,靠直接接觸而傳播。池小、水淺、水質(zhì)不良、餌料不足、放養(yǎng)過密、連續(xù)陰雨天氣等均易暴發(fā)車輪蟲病,經(jīng)常用稻草或糞肥直接漚水飼養(yǎng)魚苗、魚種的池塘是車輪蟲病發(fā)生的主要場所。
【防治方法】
①放養(yǎng)前用8毫克/升硫酸銅溶液浸浴30分鐘,或l%~2%食鹽水浸浴2~5分鐘。
②發(fā)病時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(5:2)O.7毫克/升全池潑灑。
③用70毫克/升的氯喹寧溶液長期浸浴病魚。
④國外報道用1.5%~2.5%食鹽水浸浴病魚30~50分鐘,重復2天,也有用200毫克/升醋酸浸浴30~50分鐘,或250毫克/升福爾馬林浸浴30分鐘。
⑤每畝水面水深1米,用苦楝枝葉或楓楊樹葉30千克煮水全池潑灑或?qū)淙~浸泡池中。
⑥魚塘放魚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;用堆肥代替用稻草和糞肥漚水飼養(yǎng)魚苗和魚種,避免車輪蟲的大量繁殖。
|
|